」 2021年4月11日威廉森逝世,享年83歲。
藍佩嘉|Photo Credit: 陳怡君 另一個在研究中被指認的重點是,中產階級的教養策略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強橫的主流。她也強調,在台灣的全球化討論中,往往將西方與美日的教養方式過度浪漫化,忽略了他國制度與本地環境的衝突,以及文化改造的困難。
看見階級的再製與傷痕 在聚焦研究者的凝視範圍後,藍佩嘉選定了台北市蛋黃區以中產家庭學生為主的公立國小(化名為「天龍國小」),和位於新北舊社區以勞工家庭學生為主的「河岸國小」做比較,後來又決定將城鄉差異納入研究,新增宜蘭縣貧困的小型漁村學校(海濱國小),以及以「島內移民」的中產家庭為主的另類實驗小學(田園國小)。這個主流的體現包括大多數學校集中精力在回應中產家庭的需求,在教材、課程或評測中亦忽略勞工階級的職業技能與文化,並且預設父母們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與能力來和孩子充分溝通。在選定四個小學後,藍佩嘉從參與學校教學現場及個案家庭的生活開始,以父母為主體展開一連串的近身觀察、訪問、調研與分析,並且以家長們為孩子設定的「保安策略」(security strategy)與所追求的「教養益品」(goods,指養育者所偏好追求的教養目標)為核心,剖析當代台灣父母如何體現與再製各種階級的優勢與傷痕。」 全球化下的台灣階級樣貌 另一方面,藍佩嘉追問的不僅是階級,還是「全球化之下」的台灣階級樣貌。在這樣的主流力量中,父母若因經濟文化資本不足而無法持續參與、協助孩子的教育,就會被校方、社會輿論甚至國家福利機制歸類為「不適任父母」,這不僅強化了階級差異,也成為許多父母巨大的壓力來源,跨階級流動更因此成為許多勞工父母首重的教養目標。
尤其此研究鎖定的是小學生家庭,因為進入中學後的青少年,不僅生活比重更大程度集中在課業與考試,且個人性格愈發鮮明、主觀意識增強,極大程度影響甚至衝撞父母的安排,難以真實看出現代父母最開始設定的教養全貌兩人的種族主張是如此相似,現在看來簡直讓人不寒而慄,然而更要命的是,當時他們兩位,卻都得到了全體國民的熱情擁戴。特別是東京就佔了5137人,超過40%,一都三縣的確診也超過60%,因此說是重災區也不為過。
先前官方才在6月20日解禁緊急事態宣言,回復到「防止疫情蔓延等重點措施」。加上莫德納本來就是給日本大型施打中心跟職場施打用的,在5月底啟用施打中心,6月初開放職場申請後,職場申請短短兩週就夭折,不難想像就是沒莫德納可打的窘境已現。不過看似決策快速的日本官方,其實也面臨到實際上的防疫難題——疫苗施打減緩與疫苗開始不足。」不過在幾天後的29日,就開始改口稱「比起總量,我們的配送能量到了臨界點。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也說,6月底以前中央供應了9000萬劑輝瑞疫苗,國家所掌握到的輝瑞施打數據是5000多萬,因此有4000多萬劑庫存還在各大自治體存放。在7月8日與6月4日,該疫苗分別送來台灣113萬劑與124萬劑,可以說是解決台灣疫苗數量的及時雨。
河野並說「莫德納是全世界都需要的疫苗,在疫情很嚴重的當下,最後跟母公司協商後還是只有這個數字」,明顯有知情不報的嫌疑。莫德納到貨率僅34% 進入7月之後,日本各地紛紛開始出現「無法預約」的情況,包含地方自治體的輝瑞疫苗施打無法預約外,申請集團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中小企業計畫也臨時喊卡。直到7月6日,河野太郎才首度坦言「莫德納在6月底前只給了我們1370萬劑」,並表示大概是在5月初的黃金週假期時,就掌握到美國莫德納母公司生產量無法應付的消息。不止如此,該批AZ疫苗也陸續由日本轉贈給越南與泰國等東南亞友邦,在疫苗外交戰略上可以跟中國分庭抗禮。
原先輝瑞一度在6月的時候供貨進度到每兩週1870萬劑,不過日本政府在進入7月後又表示,8月以後的疫苗供給,將會減緩到每兩週1170萬份。」就有媒體懷疑,是不是疫苗劑量根本就不夠。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輝瑞供給也出現危機? 再來就是另一大藥廠輝瑞,是日本最倚重也是最早開始施打的疫苗。按照現在的時程,可以確定在東京奧運期間,東京人只能在家看比賽,也要避免上街慶祝,官方也在研擬後,取消首都圈一都三縣,以及北海道、福島縣等比賽觀眾入場,無觀眾開戰已成為本屆奧運的最大特徵。
由於卡在年齡問題,日本傾向開放60歲以上老年人先施打該疫苗,並在3月19日時先進口3000萬劑的原液到日本九州,交給熊本的KM生技公司分裝製造。AZ疫苗仍要亞洲應急? 最後則是英國的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Z),也是日本最後通過上市,但目前還沒有普遍施打的疫苗。
雖然台灣部分媒體與政黨攻擊AZ疫苗效用與質疑日本捐贈數量。日本訂購莫德納約是在2020年的10月,當時簽約劑量是5000萬劑,供貨時程分別是2021年6月前到貨4000萬劑,剩下的1000萬劑9月底前交貨。
他在6月25日前,都一再保證官方有信心能掌握5000萬劑莫德納疫苗存量,也說「在9月夠需要的國民都能夠打好。第四度緊急事態宣言 日本在7月12日起,第四度對東京都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為期六週,預計到8月22日。結果現在中央要開始減緩配給量,讓他們在往後安排其他人打第二劑時出現煩惱。事實上日本各地每兩週的疫苗叫貨量,遠高於中央安排發送的2倍甚至3倍,結果現在中央因輝瑞可能供給有危機,也開始減緩配額。政府從6月8日開始接受職場施打申請後,報名件數急速攀升,讓疫苗供應物流出現吃緊,官方不得不在6月23日宣布,25日起暫停新案件申請。當中,Delta變種病毒在東京確診的比例開始攀升,但是又碰到奧運即將舉辦的瓶頸,因此官方不得不在最後決定壯士斷腕,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並且以無觀眾舉辦比賽為主
」不過在幾天後的29日,就開始改口稱「比起總量,我們的配送能量到了臨界點。莫德納到貨率僅34% 進入7月之後,日本各地紛紛開始出現「無法預約」的情況,包含地方自治體的輝瑞疫苗施打無法預約外,申請集團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中小企業計畫也臨時喊卡。
在7月8日與6月4日,該疫苗分別送來台灣113萬劑與124萬劑,可以說是解決台灣疫苗數量的及時雨。結果到了6月底,到貨量僅為1370萬劑,到貨率僅為34%。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輝瑞供給也出現危機? 再來就是另一大藥廠輝瑞,是日本最倚重也是最早開始施打的疫苗。河野並說「莫德納是全世界都需要的疫苗,在疫情很嚴重的當下,最後跟母公司協商後還是只有這個數字」,明顯有知情不報的嫌疑。
加上莫德納本來就是給日本大型施打中心跟職場施打用的,在5月底啟用施打中心,6月初開放職場申請後,職場申請短短兩週就夭折,不難想像就是沒莫德納可打的窘境已現。直到7月6日,河野太郎才首度坦言「莫德納在6月底前只給了我們1370萬劑」,並表示大概是在5月初的黃金週假期時,就掌握到美國莫德納母公司生產量無法應付的消息。原先輝瑞一度在6月的時候供貨進度到每兩週1870萬劑,不過日本政府在進入7月後又表示,8月以後的疫苗供給,將會減緩到每兩週1170萬份。不過看似決策快速的日本官方,其實也面臨到實際上的防疫難題——疫苗施打減緩與疫苗開始不足。
特別是東京就佔了5137人,超過40%,一都三縣的確診也超過60%,因此說是重災區也不為過。結果現在中央要開始減緩配給量,讓他們在往後安排其他人打第二劑時出現煩惱。
AZ疫苗仍要亞洲應急? 最後則是英國的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Z),也是日本最後通過上市,但目前還沒有普遍施打的疫苗。雖然台灣部分媒體與政黨攻擊AZ疫苗效用與質疑日本捐贈數量。
政府從6月8日開始接受職場施打申請後,報名件數急速攀升,讓疫苗供應物流出現吃緊,官方不得不在6月23日宣布,25日起暫停新案件申請。由於卡在年齡問題,日本傾向開放60歲以上老年人先施打該疫苗,並在3月19日時先進口3000萬劑的原液到日本九州,交給熊本的KM生技公司分裝製造。
事實上日本各地每兩週的疫苗叫貨量,遠高於中央安排發送的2倍甚至3倍,結果現在中央因輝瑞可能供給有危機,也開始減緩配額。先前官方才在6月20日解禁緊急事態宣言,回復到「防止疫情蔓延等重點措施」。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也說,6月底以前中央供應了9000萬劑輝瑞疫苗,國家所掌握到的輝瑞施打數據是5000多萬,因此有4000多萬劑庫存還在各大自治體存放。第四度緊急事態宣言 日本在7月12日起,第四度對東京都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為期六週,預計到8月22日。
日本訂購莫德納約是在2020年的10月,當時簽約劑量是5000萬劑,供貨時程分別是2021年6月前到貨4000萬劑,剩下的1000萬劑9月底前交貨。當中,Delta變種病毒在東京確診的比例開始攀升,但是又碰到奧運即將舉辦的瓶頸,因此官方不得不在最後決定壯士斷腕,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並且以無觀眾舉辦比賽為主。
兩者的最大不同點在於酒精提供的有無,從4月底開始東京都的居酒屋即被禁止賣酒,好不容易撐了兩個月,在解禁三週後,官方又一紙命令要求不能賣酒,讓許多東京居酒屋無所適從。他在6月25日前,都一再保證官方有信心能掌握5000萬劑莫德納疫苗存量,也說「在9月夠需要的國民都能夠打好。
也有不少企業申請、準備好場地後,才發現申請沒成功,粗估有5萬多筆疫苗預約被迫取消。」就有媒體懷疑,是不是疫苗劑量根本就不夠。